口筐村位于鹿西岛东北侧,与鹿西村相接于鹿西隧道,北望则是台州玉环县。全村陆域面积约1.62平方千米,日常交流主要是温州话,乡土气息浓重。村民基本从事渔农业和相关副业,是典型靠海吃海、靠山吃山的小渔村。
漫步于口筐村的滩头岸边,一阵阵鱼味弥漫在空气中。六月的炎热,并未侵袭这个小渔村。午后明媚的阳光,伴随着阵阵海风。码头,渔网零零散散的搁置在太阳底下,几个渔家人正在修补。只见那纤巧的双手,左一针,右一针,将这破损的渔网缝缝补补。忙碌的夏阿姨告诉记者:“只要一出海,渔网就会有破损,要经常修补,一张网在海里待的时间还没有在岸上呆的时间长,现在禁渔期正好全面进行修补,为九月份开捕做好准备。”
据了解,从六月初禁渔期开始,铁质的渔轮陆陆续续都要到大型的海港进行一年一度的维修,而木船则载着赶海人出海敲藤壶了,为自家的餐桌增添点“海味”。
岩坦头顶端,一座民俗公园静静矗立,记录着口筐渔民生活的轨迹。村支书陈学平告诉记者,如果能从这里到口筐村内的溪洞里和梅树坑架设人力索桥,就能让游客一览海岛渔村风光,又有一种行走在海上高空的感觉。
在以前,渔村的闭塞和外面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,以致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走出渔村,去外面打拼;而今,小渔村焕发出的静谧气息却又在假期里吸引着游子们的归来,每到周末,邀上城市里的三两好友,相约渔村,感受城市从未有过的宁静,寻找一份别样的欢乐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