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农业———提质提效
启动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,发展精品农业;加快发展现代都市渔业;鼓励发展多元化捕捞作业方式;引导成立渔业公司和合作组织;规范养殖海区布局;推广紫菜深水插杆养殖技术,加大羊栖菜企业整合力度;出台海产品精深加工扶持政策;重视渔业招商工作,开工建设鹿西白龙屿生态海洋牧场;大力发展休闲渔业。
工业———扶优扶强
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突破口,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;突出“北生产”功能,加快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开发;积极推进中石化LNG项目,加快建设中油燃料扩能项目和浙江弘博DOP项目,逐步形成石化产业集群;推进丽水36-1气田开发工程建设;加快城区企业“优二兴三”;制定实施“扶工兴贸”优惠政策;做大做强科技创业孵化园;实施“中小企业关爱行动计划”。实现工业总产值62亿元,增长7%,完成工业性投资20亿元。
服务业———做精做优
深化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,成立风景旅游发展委员会;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;启动建设白迭至望海楼通景公路拓宽项目、小朴至山头顶木栈道,实施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改建工程;开工建设珑头湾海洋旅游综合体;精心策划夜游洞头项目;积极创建国家级海钓休闲生态岛,开工建设海钓主题公园;加快发展中普陀文化旅游;精心办好中国最美海岸线摄影大赛、国际矶钓名人邀请赛等节庆赛事,深化两岸旅游文化交流;着力建设智慧旅游岛。实现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21万人次,社会旅游综合收入14.45亿元。加大海运业和港口物流业扶持力度;推进杨文三期物流基地建设;争取开辟状元岙港区近洋及俄罗斯集装箱航线,打造温州海运交通枢纽,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800万吨,运力总规模55万吨。着力发展总部经济,开工建设温州沿海石化交易中心、在外洞头人创业园。
同城发展 精致建设 推进海岛城市转型
推动全域发展一体化
启动瓯洞区域发展规划研究;完成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战略规划编制,启动编制环岛西片概念性规划,优化调整城市区块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;落实瓯洞一体化“1+7”方案,统筹重大项目建设;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;提速开发新城二期,开工建设城市商务综合体、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新校园等项目,加快建设华中项目、公安业务大楼和温州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,完成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;加快建设东屏大道,启动实施新垄市政隧道,完善城南片市政设施,推进北岙与东屏联片发展;加快状元南片垦区回填和市政建设;加快建设霓屿布袋岙新区建设;开工建设小门大桥连接线公路、大门鹿西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,争取实施大门陆域引(供)水工程和交通枢纽中心,加快大门至灵霓海堤跨海大桥、鹿西至大门软连接前期工作。
推动城乡建设精致化
着力提升新城集聚功能,推进新旧城房屋置换,加快新城公共配套项目建设;加大旧城改造力度;完善市政配套设施,加快建设新城二期市政道路和防洪排涝工程,启动实施新旧城燃气管道项目;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管线管理。实行精细化管理,着力建设“智慧洞头”,逐步实现全县地理信息“一张图”管理;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;做好历史文化村落、渔村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工作,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管养机制,力争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。
推动城乡环境宜居化
深化“六城联创”,加快创建省级园林城市,实施“县花工程”,开展“四边三化”、清障治乱行动;加快建设“森林洞头”,建成绿道25公里,完成林相改造4000亩以上,新增森林和城市公园绿地8770亩;加大废弃矿山、工程料场治理力度;加强土地管理;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;健全城乡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;编制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规划,创成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;完善近岸海域环境保洁常态化机制。
民生为先 普惠共享 共创幸福美好生活
扩大社会保障普惠度
实施就业扶持工程,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,确保50%以上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实现就业;实施新一轮“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”,增强渔农民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能;强化社保基金管理;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;推广“银龄互助”,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;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,启动社会福利(残疾人)综合服务中心前期工作;加大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;实施困难农户建房和危房改造补助等;深化殡葬改革,大力推行文明绿色丧葬方式。
增强社会事业共享度
积极创建教育现代化县,扶持发展学前教育;优化校网布局;基本建成职教中心迁建一期工程,完成新洞二中综合楼主体工程;加快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;做精洞头特色文化,扩大海霞文化影响力;完成市民活动中心二期主体工程,启动建设数字图书馆;加快推进本岛片双向网改造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,完成农村数字电影“2131”工程;创建3个市级社区健身广场,新建4个省小康体育村;举办户外运动国际品牌赛事;基本建成县人民医院门诊楼改扩建工程,提高外岛医疗服务指导力度和医疗水平;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;深化计生强基提质工程;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,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
提高社会管理满意度
加快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;创新社会管理机制,加快建设96345社会公共服务平台,推广新居民管理“以新管新”模式,深化“网格化管理、组团式服务”;健全信访工作机制;深入开展“六五”普法;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;健全社会应急联动体系;强化安全生产常态化管理,继续保持“三项指标”零增长,确保实现省平安县创建“九连冠、三夺鼎”。
扩大实事项目受益度
一是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,调整线路布局及班车密度,更新北岙至元觉、霓屿客运干线运行车辆,开通环岛公交线路。
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改善医疗服务条件;在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齐彩超、生化仪、血球仪等“新三件”;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标准同城待遇,住院统筹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提高至20万元,平均住院报销比例提高至75%。
三是繁荣文体事业,完成市民活动中心室内游泳馆、篮球馆、数字影院主体工程,引进洞头剧院数字电影新院线。
四是优化人居环境,建成望海楼森林公园和燕子山、大龙岭、岙底、城中等城市公园,新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平方米以上。
五是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,建成大门供水管网提升工程和北岙山头顶片给水主管网,完成鹿西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和第二水库主坝建设。
六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,实现搬迁1400套、14万平方米,结顶2000套、20万平方米,开工建设2000套、20万平方米。
七是完善渔业设施,实施中心渔港、东沙渔港亮化工程,建设三盘、东臼补晒网场和洞头村码道式码头、同兴渔用码头,积极推进百步信和状元北片避风港建设。
八是完善城乡污水设施,修复城区污水管网2公里,建成东屏中仑片、北岙中心街延伸片和东沙渔港港区污水管网工程,开工建设环东沙片、三盘片和大门集镇污水处理设施,实施城南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。
九是优化农贸市场布局,提升市场内部环境,启用新城农贸市场,完成元觉农贸市场改造提升。
十是加快无线城市建设,开工建设4G网络覆盖工程,完成光纤到户项目,铺设光缆220公里,新建无线基站50个。
改革创新 破解束缚 增强科学发展动力
在海岛综合开发与保护上先行先试
做好试验区建设项目包装,全年计划实施项目20个,计划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;在用地用林用海保障、财政金融支持和无居民海岛开发等方面争取先行先试政策;探索开展重点海岛“渔耕平衡”,深化海域使用“直通车”试点;建立海洋产权交易中心;启动县域排污总量平衡调剂与排污权交易;编制港口岸线利用规划;积极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,实现状元岙港区正式开放。
在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上深入推进
启动户籍制度改革;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“定量不定位”管理;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机制;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;加快农房集聚建设;理顺社区运行机制;发展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,全力建设“幸福社区”。
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上积极探索
深化瓯洞一体化行政体制改革,加快融合两大板块行政资源;加快地方性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区建设;启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;着力推进水利改革;认真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;组建国有矿业公司、燃气公司、市政公用公司。
干在实处 一抓到底 建设务实高效政府
强化“一抓到底”的意识
大力倡导敢于碰硬、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,深入开展破难攻坚大行动;深入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;牢固树立“全县一盘棋”理念;强化部门向上争取意识,为洞头产业发展、项目落地创造一切有利条件。
提高“一抓到底”的能力
坚持把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合法性审查和社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;进一步提高统筹协调能力,推动各项资源更多地向民生保障倾斜、向重点工作倾斜、向基层一线倾斜;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评制,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,支持县政协履行职能,高质量办理议提案。
健全“一抓到底”的机制
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管理;健全考核机制;强化政务督查督办;从严管理干部队伍,重点整治“庸懒散慢”和推诿扯皮行为;严格行政问效问责,实行倒逼问责机制;建立四级联网审批服务平台,促进审批提速提效。
营造“一抓到底”的氛围
深化“互看互学、互学互比”活动;坚持讲效率、看实绩,大力倡导“实干兴邦”的风气;集中精力破难题、办实事;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;加强政府采购管理,严格控制“三公”支出;深化廉政风险防控,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和审计,严厉惩治腐败行为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