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睿
之前,总有朋友善意提醒我:“孩子一入中学,会进行一些物质的攀比,他们正值青春叛逆期,你千万要注意,如果孩子平时表现不错,你可以以奖励的方式给他一些物质方面的满足。”
眼见儿子上了中学,我几次试探:“需不需要给你买换季的衣服?要不,休息日和你去品牌店买两套?”儿子听后,显得有些迷惑:“干嘛要去品牌店?莫非你收到了一笔丰厚的稿费?”“我只是觉得你长大了,还是要注重外在形象的。”我小心翼翼地向儿子解释道。儿子听到这里,一副了然于心,不必再说的神情,“您想多了,我们现在只允许穿校服,如果不穿校服,我们班级是会被扣分的,还会影响我所在小组的量化评分,后果很严重!现在穿校服,既省心,又省钱,你安心工作,我专心学习,岂不是四全齐美!”虽然被儿子教训了一顿,但我还是颇觉欣慰。
后来儿子参加学校运动会,我又征求他的意见:“我希望你在比赛中能取得好名次,想为你买双大牌运动鞋,这总可以吧?”始料未及的是,儿子一脸骇然,连连摆手,“哎呀!快别提了,我班一个男生买了一双时尚潮牌运动鞋,一进班级,就被几个眼尖的女同学给认出来了。叽叽喳喳像麻雀一样围着那名男生不停询问、品评,‘你从什么渠道买的?是正品货吗?到底多少钱?也没见高级在哪里呀?谁给你买的?为什么突然买,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?’结果,搞到最后,那名男生在那几名好事女生的注视中,落荒而逃。我觉得我现在穿的鞋子,大方、舒适,价格经济实惠,也没有成为焦点的烦恼,你千万别去花那个冤枉钱,这样就很好啊,我很知足。”
听完孩子的话,我深有感触地说:“当节俭成为一种朴素的班风、校风,从经济层面上来说,受益的是家长;而从人生观、价值观塑造来说,受益的是学生;长此以往,我们的国家也必将受益,这应该就是优秀传统的力量吧。”
休息日,几个朋友带娃到我们家,其中两个比儿子小五六岁,我赶紧去楼下奶茶店买了几杯奶茶给他们,然后转身去厨房忙开了,待我再回到客厅,只见几个小家伙都在用吸管在奶茶杯里专注而用力地捣来捣去,我好奇地探身一瞧,原来奶茶里的一些没有融化的小球球,被他们捣碎后再吃掉。他们当中一个小妞妞瞪大眼睛告诉我:“这样就不会浪费啦,我们还可以品尝到每种食材的味道。”
我向孩子们伸出了大拇指:“好棒!我相信制作奶茶的工作人员也会很开心,因为你们充分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。”
讲完这段话,我们都笑了起来,我想,这应该就是节俭之风的魅力吧。